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分析
0 引言
近几年,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在农业机械管理、新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机械化作业背景下,新技术推广空间进一步拓展。但是,目前农业机械管理、新技术推广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从农业机械管理入手,探究农业机械新技术推广应用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农机管理现状
1.1 技术力量薄弱
新时期,乡镇农业机械管理站技术人员职责被进一步削弱,乡镇农业机械技术管理者也被抽调到其他部门,技术管理力量缺失,无法满足农业机械管理需求。
1.2 调控手段无力
农机管理需要充足政策支持,对于部分农机化推广应用范围狭窄且经济水平较差的村镇而言,无法制定并执行约束力较强的宏观调控手段。再加上部门间协调配合度不足,无法及时解除农户负担,降低了农户实施机械化生产的积极性。
1.3 管理标准失控
虽然当前多地推行了农机管理规范制度,但是基层管理机构还没有加强对农机科学管理的重视,也不注重农机管理标准的预先编制、有序落实,导致农机管理标准失控,质量问题频出。
2 农机管理对策
2.1 夯实技术力量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时期农机管理措施,规范农机管理,县级农机监理站负责人可以带领监理者进入基层,根据《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强化农机发展管理中的责任落实,提高农机户安全意识[1]。同时从技术保障视角入手,对新机型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者进行系列技术培训。从技能掌握、安全教育等视角入手,促使管理者、基层农机监管者帮助农民了解农机新的事故增长点,加深农机安全生产意识、农机技术操作间联系,落实“重安全,抓技术”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督促农业机械技术管理者定期为农机户办理农机驾驶证。在农业经营场地,在县级监理员宣读相关考试内容的基础上,组织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者进行理论考试及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实际操作测试。利用农机驾驶证制度在农机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在夯实农机管理技术力量的同时,提高农机户安全意识,规范农机管理体系。
2.2 加强宏观调控
针对农机化水平不断提升背景下农业机械排放标准的提升,农机管理部门应将国三乃至国四标准(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纳入到工作规划方案制定中,理清当前区域不合格农业机械装备保有量[2]。从源头入手,梳理传统农业机械设备、新型机械设备,分层纳入农业机械管理政策体系。同时将国三标准农业机械作业率、上牌率、事故率整理到统一的数据库中,落实系统维护监管。有条件的情况下,农机管理者可以跟随现代农业机械发展步伐,抓住“互联网+农机”机遇,将农机维护、农机作业、农机管理、农机报废等一体化服务逐渐推向社会化、市场化、网络化道路[3]。制定配套法律、政策优惠规则,完善配套机务管理制度,构建作业好、标准高、故障率低的“国三”标准农机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农机管理效果。
2.3 紧抓质量标准
为推进农机质量标准化管理,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应坚持加强农业机械技术保养和维修、加强农机队伍建设、加强农业机械田间标准化作业、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加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机械技术档案和统计资料管理、加强农业机械更新和新技术推广的“七加强”方针,贯彻农业机械统一停放和保管、农业机械统一保养和维修验收、农业机械田间作业统一质量和验收、农业机械油料统一供应、农业机械统一管理和指挥、农业机械田间作业统一收费和结算的“六统一”原则,以加强农机基础设施管理为基础,以提高农业机械质量为重点,推行农机田间作业标准化。同时针对动力机械,落实四不漏(油、水、气、电不漏)、五净(油、水、气、机械、工具净)、六封闭(柴油箱口、油口汽箱、机油加注口、机油检视口、汽化器、磁电机要封闭)要求。由专业监理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场进行路检,将黑车非驾清理,控制农业机械质量事故率至最低限度。
3 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途径
3.1 系统部署工作
为了保证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农机部门负责人可以在年初围绕新型农机具的价格、性能、补贴政策,进行详细介绍。从新农机具的推广与应用对于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入手,部署落实全年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同时立足于让广大农机户享受到国家、农场给予的优惠政策及广大种植户获得实惠等方面,系统整理新农机具作业特点、构造、性能、操作要领等信息。并将上述信息发布在农机购买咨询平台,帮助广大农机购买者第一时间了解新技术信息,把控购买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