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太昊陵明清时期占地面积的考证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游行侠云游天地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在太昊陵听讲解,一般都这样介绍:太昊陵完善于明清,(原)占地875亩……。是这样吗?875亩之说从何而来?本文从史书和现代情况予以考证。
淮阳目前存世最早的志书是清朝顺治十七年(1660年)编撰刊刻的《陈州志》,虽然据文献记载还有更早的,但均已失传,仅在各类书目中偶见影踪。值得一提的是:清康熙《续修陈州志》载有明成化(1465—1487)年间的手绘太昊陵图,让我们得以知道五百多年前太昊陵的状貌,作为文物,弥足珍贵,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顺治《陈州志》是这样记载的:“太昊陵,在州城北三里许,古所谓太昊之墟,隋以前尽未知崇奉。……陵地凡三顷五十亩,袤四百五步,广二百七步,南至蔡河岸为界,北至民人徐通地,东至大路张雨地,西至大路汪洵为界。”意思是说:太昊陵在陈州城北边三里多的地方,古人认为是太昊的遗墟。在隋朝以前,不知道有信仰祭祀崇拜这事。太昊陵共占地三顷五十亩,南北长四百零五步,东西宽二百零七步,南到蔡河北岸,北与徐通地接边,东边到大路张雨的地边,西面也到大路,与汪洵地接壤。而今天依然立于太昊陵大坟东侧的明万历四年《修羲皇陵庙记》记载:“陵园寝庙,深广三百亩有奇。”也与清顺治版《陈州志》载“三顷五十亩”基本同,面积上不矛盾。
那么,想了解太昊陵的面积,就需要先了解中国古代的计量制度。古代计量单位“一步”大致相当于成年人的两个自然步,(即一左一右各一步)。各朝各代步还不一样:周制以八尺为一步,秦制以六尺为一步,三百步为一里。明清时以五尺为一步,两步为一丈,一百八十丈为一里;二百四十(平方)步为一亩,百亩为一顷。(下面为方便大家阅读,改成阿拉伯数字了。)1尺相当于现代的0.32米,1步约为1.6米。1丈约为3.2米。1亩为240*1.6*1.6=614.4平方米。也就是说明清时的一亩大致相当于今天的0.9市亩。陵地南北长405步*1.6米/步=648米,东西宽207步×1.6米/步=331.2米,按此长宽计算面积(明清亩制):648×331.2=214617.6平米÷614.4平米/亩=349.3亩,即约3顷50亩;按现代亩制则为:214617.6平米÷666.67平米/亩=321.93市亩。
换一种考证方式,以陵周所长来推算一下。在清康熙三十五年《增修陵庙围墙碑》所述“今砖城六百余丈”, 陵墙一共周长“六百余丈”,即:600×3.2米(明清时一丈)=1920米多。而顺治版《陈州志》所述,南北长405步×1.6米/步=648米,东西宽:207步×1.6米=331.2米,周长为(648+331.2)米×2=1958.4米,正好是明清时的612丈。基本和碑记的“砖城六百余丈”相符。
清朝、民国所编撰的多个版本的府志、县志,也都沿袭了顺治版《陈州志》关于太昊陵面积的叙述,并且所附的多个太昊陵手绘图也是一脉相承,地形庙貌并无过大的变化。明成化年间的陵地为长方形,成化稍晚到清初,就由长方型取成了倒凸型地形,成为当时陵庙建筑流行的金龟戏水格(古人之一种吉祥风水地形),多年以前太昊陵改造,拆掉部分往东曲折城垣,现在又变回近似长方形了。
那么,太昊陵的面积何时变成了“875亩”了呢?在2005年出版的《太昊陵庙》一书里,对收录的明万历四年《修羲皇陵庙记》一文中,“陵园寝庙,深广三百亩有奇。”其白话文解释是这样的:“陵园占地约三百多亩(古代1亩相当于今2.5亩)。”那么,350*2.5=875亩。本着对老祖宗的崇敬之心,越大越好,越古越好。于是,占地875亩就这样通过太昊陵的介绍和讲解,延续和流传开来。
在明清时期,确实存在着“大、小亩”现象,大体来说,小亩是朝廷规定的亩制,大亩则为当地通行的亩制。区别大亩、小亩的本意是依照土地肥瘠,合理征收赋税的一种德政。明后期张居正执政时期,借“土地清丈”统一了全国的亩制,一律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统一亩制”减少了税粮征收的麻烦,杜绝了底层官员利用“大小亩”牟利的漏洞。在清代计算土地时,很多州县还根据肥瘠高下,而订出不同的标准。河南的武陟县,凡田地240步为1亩,平沙地480步为一亩,堆沙地720步为1亩;安徽怀远县,中上地每2亩折大地1亩,中地每3亩折大地1亩,下地每4亩折大地1亩,荒地每6亩5分折大地1亩。北方地区的大亩制,有的一直沿用到民国以后,才逐渐被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