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农机
    主页 > 综合新闻 >

农机企业发展六大门槛,招招都会致命

【原创】发展问题涉及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当前,受农机市场阶段性调整因素影响,农机市场的竞争逐步由价格主导竞争向价值全向竞争转变。农机企业需要度过发展战略、找准定位、资源优化、能力提升的门槛,全面规避生存、发展压力。发展门槛1:产业资源做好两难取舍 产业升级的取决因素是资源配置的同步。资源跟不上升级的要求是阻力,满足资源升级需要是动力。从产业升级的途径看,国内农机产业分别经历过履拖、小拖、国二产品、国三产品升级的转型。每次转型都有一些农机企业从舞台上消失。结合产业发展和周期理论实践可以看出,一些取得成功的农机企业,就是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并实现了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那些曾经著名如今却徘徊不前甚至退出的企业就是缺少这些改变。



目前,我国农机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不到5%。部分企业现有制造设备加工系数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加工精度难以满足产品升级需求。同时,由于中高端配件企业制造发展能力欠缺。我国部分农机企业仍处于地毯式生产水平,制造产品变成组装产品,中高端产品缺乏发展基础。面对国四产业升级的生存大考,安涛策略产业专家认为,国内大中农机企业面临着先进制造资源引进、现有资源升级、落后资源转移的多重多维难题。将落后的产业资源进行梯度转移是产业发展通行的做法和规律;小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优势,主要靠采购组装。实践证明,每一次产业升级,农机企业配置的资源越丰富,升级的任务、负担就越大。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小四轮拖拉机的兴起,一些区域甚至出现了“小四轮”村现象,随着大中拖主导企业的兴起,周边的小四轮企业纷纷消失;近年来,国内浙江、山东部分区域大中拖企业周围出现数十家、近百家企业同质化竞争、低端化发展的现象十分突出,随着动力换向、动力换挡拖拉机和纵轴流收获机械等高端农机产品、国四产品的转型升级,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发展门槛2:精准推进需求市场细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我国农机企业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围绕农业、农村、农民,立足生产、生活、生态,按照产前、产中、产后需求,提供出高品质、高适应性的中高端农机产品,将迎来新一轮成长机遇。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具备全部市场、产品通吃的条件,出现难以覆盖的市场和产品“漏点”。对多数农机企业来说,通过精准查找细分市场,总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从产品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来看,我国农机产品农机农艺融合、产品质量提升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区域种植模式、农艺标准差异较大,部分农机企业缺乏水田、旱田、丘陵等区域种植模式研究,对平作、垄作、沟作和覆膜作业等需求一知半解。出现产品“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将水田类产品作为旱田型产品的简化版,在密封防水、地隙、轻量化、小半径转向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将旱田型产品作为水田型产品的转移版,在底盘重量、齿轮箱、后桥等方面难以承受大负荷作业等难题。正是诸多因素限制,国内农机市场需求,仍以区域化市场、区域化企业为主。大中企业有稳固的传统优势,小企业同样能够塑造自身禀赋业态。不同企业通过市场整体格局对标,分析市场特点,找出自身存在的个性市场,形成市场互补。结合区域农艺标准和企业自身资源,减少产品作业痛点,培育竞争能力。从终端做起以点带面,培育忠诚客户群体,拓展客户团队,扩大销售空间。发展门槛3:继续努力提升产品品质 农机市场常青的企业主要是品质持续领先的企业。行业“普惠制式”的发展机遇期、同质化的产品供给期已经过去,从整个行业来看,低端质量缺乏优势、中端产品品质缺乏保证、高端产品平台引领乏力是亟待破解的难题。



尽管国内已经批量推出动力换向、动力换挡拖拉机、纵轴流收获机械的高端产品,但整体市场需求仍然偏弱。与此同时,国内多数农机企业尚没有突破同步器换挡制造、横轴流技术瓶颈,整体上与西方发达国家无级变速拖拉机、纵轴流收获机械等产品技术水平存在1-2代的差距。随着部分产品市场深度调整,竞争逐步加剧,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导的部分企业不可避免的进入发展“冬季”。纵观国内市场,部分农机企业已经自觉不自觉的进入“低水平投入、模块化复制、同质化竞争” 传统的竞争圈,患上发展“近视症”。扎堆小底盘车不注重产品品质要求,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对于重型农机产品产生的故障,既分析不出原因更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发动机大修时间,关键零部件的维修时间达不到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国内拖拉机产品、收获机产品操纵便捷性、驾乘舒适性、密封性等仍低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水平;MTBF平均水平不到国际先进企业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二。研发投入不足、国际领先产品缺失、主机和核心零部件发展不协同,制约了国内高端产品的发展,如重型无级变速拖拉机,国内制造能力明显不足,市场需求远大于制造能力。实现产品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要高度重视产品品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积极注重一般技术指标和产品的安全性、实用性对产品的影响,努力解决农机产品MTBF长期不高的现象,主动适应用户作业的主动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