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
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农机产品研发制造薄弱、农业机械化政策支持和管理服务有待提升、部分领域或环节“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等短板弱项依然明显。《规划》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农业机械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针对性举措,部署了25项重点工作、重要项目和行动计划。从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到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再到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等重要任务进行细化落实,《规划》既立足当下,也着眼长远,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通过深化“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持续夯实农业安全基础,保证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行稳致远。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原创稿
农机一响,种地不慌。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长足发展进入快车道。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0.56亿千瓦,比“十二五”期末增长17%;创建614个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基于北斗、5G的无人驾驶农机、植保无人飞机等智能农机进军生产一线;新增农机合作社1.9万个,农机服务组织达到19.5万个……一个个跳动的数字,是提升,是创新,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铆足干劲,不懈奋斗,跑出农业机械化的“加速度”,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才能让每一寸土地在科技的推动下,都成为丰收的沃土,交上一张丰收的答卷,绘就出新时代美丽乡村新画卷。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到2035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决定性进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实现全过程机械化,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格局基本形成。蓝图已经绘就,能不能实现《规划》设定的各项目标,关键要靠强有力的落实。一方面,各地要抓紧落实,结合发展实际,制定可预期、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的具体实施方案,全力推进《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另一方面,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农业机械化、关心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搭建社会广泛参与平台,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对于促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加快全产业链强化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更好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